玉門關建于東漢年間,又稱小方盤城,隨絲綢之路的興盛而繁盛起來,曾經(jīng)是西域商賈和中原人士絡繹往來的必經(jīng)之地。因為和田美玉自古從這里輸入中原,所以被人稱為玉門關。曾隨絲綢之路的三通三絕而屢次興廢,最后終于淪為廢墟。真正使玉門關聲名大噪則是來源于古人的文學作品,其中以王之渙的《涼州詞》膾炙人口:“黃河遠上白云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”詩句悲壯蒼涼,引發(fā)人們對古老邊塞的向往。如今玉門關與漢長城、河倉城出售聯(lián)票。說是聯(lián)票,其實更像是過路費。從敦煌走西線前往雅丹魔鬼城時,車輛都會經(jīng)過這段公路,過路即需要付玉門關的聯(lián)票(也是這段公路的過路費)。既然門票必須要付,走敦煌西線的游客都會到此一游,合影留念。
來到玉門關若想見識古代城關的雄偉繁榮大多會失望,因為隨著千百年來歲月的侵蝕,玉門關早已損失了當年的樣貌?,F(xiàn)在的玉門關看似一個夯土堆的遺跡,呈方形,高約10米,長寬20多米,由四面土墻壁組成,在土墻的西北兩面各開一門。雖已沒有了當年的壯觀,但進入茫茫戈壁之上挺立的小城,可以在廢墟中想象當年的盛景,感嘆歷史和時光的滄桑變化懷古之情油然而生,莫不是一種特別的體驗。城墻前是一塊大石碑,上書“小方盤城遺址”在城墻另一邊較遠處有另外一塊石碑,上寫“玉門關遺址”,可以前往拍照留念。